团麦子

向死而生

[楼诚]无虞

*心放远了,沙雕脑洞太多,写点正剧文

*今天是七七,纪念所有伟大而隐秘的英雄们❤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清明,落雨,开花,刮风。这样一个节点,第一次,阿诚跟着明家人回了苏州老家。

他从心底里还不太认定自己是“明家人”,但这次回苏州老家,一是扫墓,二来也是领着阿诚回老家给众叔伯们看看,也算是进了家门。

一路上他心里也还是担慌受惊的,拘谨地靠在车门边不敢有动作,明镜在前座眉头微蹙,折身向后轻轻在他合起的小手拍了拍,“没事的阿诚,回家了而已。”

明台可不会这般,他兴致高超地看车窗上弦滴答的雨帘,明明坐在中间,愣是越过阿诚将胳膊和脸称在车窗旁。

于是,阿诚顺理成章地做到了明楼的身边。大哥也是新换了一身华服,他眉宇间仿若乾坤,阿诚忍不住悄悄抬起头瞄他一眼,只一眼的瞬间,汗湿的手却被捉住了。

明楼心情不错,像吃到了什么甜甜的东西“捉到了一个小崽子。”他眉毛上扬,眼底里也很是很深的墨色,阿诚与他对视,想起来水灵灵的大黑葡萄。黑葡萄盯着他,视线不容分说,“呐,小孩子心事不要那么重,多笑笑,没事的。”因着明台还在,这一切都悄悄隐到了手心,明楼微弓身子,与他的小孩靠的很近很近。

阿诚听了,又抬起水灵灵的小黑葡萄看他,可是又不敢弄皱新的衣服。乱糟糟的小脑袋看了一通后只好揪揪自己的头发以示他的焦虑。阿诚的耳朵好像抖了抖。明楼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孩子气的时刻,也忍不住戳了戳他的脸,唔,好软。又伸出手戳了另一边。

一路上路途虽算不上遥远,但车途走泥路不比在上海,又被戳脸又被明大少爷疼的阿诚,晕晕乎乎的,还是趴倒在车后座睡过去了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但睡是睡过去了,再醒来的时候,他已然被脱去别扭的小外套和小皮鞋,肚子上盖了层薄被,眼前是有些斑驳的水泥墙,都不是他所熟悉的。他再揉揉眼,没敢转头向别处看。可怕的记忆一下子袭来,他咽了咽口水,颤颤地出声“大……大哥………大哥……”

猛一往后转,他用力大的吓人,撞上了什么就觉得像看见了许多星星,星星轻笑着伸手过来帮他揉揉额头,他才迷迷糊糊想起来,已经到苏州老家了。

大哥靠坐在床头,手上捧开着一本散文精萃,一下一下地给明诚揉额头,小崽子力气大,撞上了总是要疼的。

倒是换了身衣服————阿诚从来没有看见过大哥穿长袍的样子,灰白色的长衫简约不单调,只在领口第三个小扣子那里被胡乱栽了一朵花————不用看也知道是明台的杰作。

明楼问他,阿诚穿小洋服难受不难受,阿诚低咬着下唇什么也不说,于是又顺理成章的,明楼帮他换了身一样的长袍。然后明楼轻笑着牵住了他的手“阿诚,我们走。”

大哥牵着他走,牵了许多年,许多次,这如一片羽毛划过心尖,他找不到那个伤口,于是越陷越深。从前的阿诚不明白大哥将要带他去到哪里,他知道的很简单,大哥教他“ 随心,随行,随遇而安”

这是明楼,也是大哥。阿诚告诉自己。

那次苏州之行,明镜明楼带两个小崽子,一起跪在了明家世世代代的祖坟前,上香,磕头。只是阿诚还是不得入族谱,他们四个人的背影,在疏浅的雨中,风刮来的云雾中,在山林里,都挺得很直,很直。

只是明楼看着他二十五六的阿姐,偷偷将掌心的白发给隐去了。回来的时候,他念“阿姐。”明镜看他,他又念“阿姐。”又没有言语,明镜撑伞给明台,明楼牵着阿诚,也打着伞。明镜笑着看他,只说“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。”

一下子,阿诚的脸上沾了雨水,他抬头看墨色的大伞,明楼把三分之二倾在他这边,他想了想,舔了舔雨水,是咸的。阿诚又很认真的想,在祷告,“明家,大姐,大哥,明台,都要活一万年。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1946年7月7日。明楼明诚踏着广郎的风雨,又一次来到了苏州老家。两个人在那个世世代代的祖坟面前,又一次上香,重重磕头,只是这一次,两个人的手紧握着,再没有分开过。

明镜说,祖祖辈辈葬在哪里,那才是故乡。

两个人在一起,第一个告诉的是大姐。明台是自己琢磨出来的,不算数。

不用怕,阿姐一定会同意的,阿姐也会祝福我们的。明楼偷偷挠了一下明诚的小指,明诚红着眼,还是像小时候一样。他想起来那个看似荒唐的想法

明家,大姐,大哥,明台,都要活一万年。”

 

一回到老宅,明诚就忍不住了,他跟明楼说,明楼,我又想阿姐了。明楼亲亲他的鬓角,他的阿诚三十出头也已有了华发,他说,那我们以后多来看看她好不好。

 

明诚突然很想很想亲一下明楼。

 

这个想法在大庭不广众之下真是太危险了!

第二天,两个人告别老宅和苏州,前赴法国,往后在巴黎的小院子里,湖畔旁,树林边,家园不变。

 

再往后两年,明台也来了,带着大姐的照片和孩子。

只要能相聚,自然哪里都好。

 

余生无虞。

 

end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*文笔撑不起来但写的时候是真真哭了好久……

*撒娇打滚求红心蓝手小评论ヾ(❀╹◡╹)ノ~

*谢谢看到这里的小天使们

评论(2)

热度(64)